海南农垦大移民
一、背景
海南岛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移民的目的地。清代末年,随着琼州移民的逐渐增多,海南岛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的文化格局。
二、大移民时期
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海南解放军逐渐解放了海南岛全境。为了解决海南岛粮食生产的困境,中央政府决定进行大规模的农垦移民。
三、移民方式
大移民采取多种方式,包括:
1. 自愿移民:鼓励内地农民自愿前往海南岛垦荒。
2. 组织移民:由政府组织人员从内地招募移民前往海南岛。
3. 劳役移民:利用监狱劳动力进行垦荒。
四、移民规模
自1950年至1962年,共有约90万内地移民前往海南岛垦荒。其中,广东省移民占50%以上,福建、浙江、江西等省也有大量移民前往。
五、移民影响
海南农垦大移民对海南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解决粮食短缺:移民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开垦了大片荒地,增加了粮食产量。
2. 改善经济建设: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资金,促进了海南岛经济建设。
3. 促进人口融合:移民与当地黎苗等少数民族融合,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
4. 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大移民提升了海南岛的农业生产能力,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六、现状与展望
目前,海南农垦大移民的后代已成为海南岛的重要人口群体。他们继承了父辈的垦荒精神,继续为海南岛的发展做出贡献。未来,海南农垦精神将继续激励海南人民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海南农垦万嘉果热带植物园
1. 简介
海南农垦万嘉果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占地面积约1000亩,是集热带植物展示、科研、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热带植物园。
2. 热带植物展示
植物园内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种热带植物,其中包括:
棕榈树:椰子树、槟榔树、油棕树等
热带水果:芒果、荔枝、番荔枝、火龙果等
兰花:卡特兰、文心兰、蝴蝶兰等
药用植物:三七、人参、灵芝等
观赏植物:九重葛、木槿、三角梅等
3. 科学研究
植物园与中科院、海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热带植物引种、繁育、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为海南热带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 观光体验
热带雨林探险:游览热带雨林区,感受雨林的独特生态环境。
药用植物园:了解各种药用植物的功效和用途。
果园采摘:在热带果园中采摘新鲜水果,品尝原汁原味的热带风味。
园艺展示:欣赏园艺景观,学习热带植物种植技术。
科普教育:通过科普展板、讲解员解说等方式,了解热带植物知识。
5.
海南农垦万嘉果热带植物园是海南热带农业和生态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通过展示热带植物、开展科学研究和提供观光体验,植物园为保护热带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发展和丰富旅游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南农垦退场风波事件
海南农垦退场风波事件是指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海南省发生的国有农场退出机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背景
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建立了庞大的国有农场体系,海南省也不例外。
2.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国有农场经营效益下降,陷入困境。
3. 中央政府决定对国有农场进行改革,探索退场机制。
事件经过
1. 1996年,海南省委提出“农垦体制改革探索方案”,提出将农垦企业改制为公司,职工身份转为企业职工。
2. 1999年,海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农垦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农垦企业“退场”的目标。
3. 2001年,海南省政府成立农垦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具体改革工作。
4. 2002年,海南省委、省政府联合发文,正式宣布农垦企业全面撤销,职工转制为企业职工。
5. 随后,农垦企业开始大规模转制,大量职工被安置到其他单位或自谋职业。
矛盾与冲突
1. 职工安置问题:农垦企业职工人数庞大,转制后安置困难,引发职工不满和抗议。
2. 土地争议:国有农场拥有大量土地,退场后土地归属引发争议,导致土地纠纷不断。
3. 社会保障问题:农垦职工原来享受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待遇,转制后待遇下降,引发维权事件。
影响
1. 经济发展受阻:农垦企业退场导致海南省农业生产力下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2. 社会稳定受损:职工安置和土地争议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3. 国有资产流失:农垦企业退场后,大量国有资产被贱卖或流失,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应对措施
1. 加强政策宣传和解释,稳定职工情绪。
2. 制定完善的职工安置方案,保障职工基本生活。
3. 妥善处理土地争议问题,维护国有资产。
4. 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保障轉制职工的合法權益。
海南农垦退场风波事件是一场复杂的改革过程,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留下了许多问题。通过汲取教训,完善政策,加强监管,可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推动国有农场改革健康有序地进行。